2012/02/24 發表於 工商時報 第A6版╱政經八百
最近一年美國為因應中國崛起,主導「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被外界認為在佈建包圍中國網;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新國防戰略,又把著力點轉移到亞太地區,宣稱將加強美軍在該地區戰力,更引發中國警惕。這次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美國,即公開要求美方尊重中方的核心價值,但美國副總統拜登則回應,美國重返亞洲戰略,是「再平衡」亞太地區所呈現的不均衡狀態。
另外,為化解中國對TPP的疑慮,美方已同意讓中國分享TPP發展進程相關資訊。然而,正當中美兩大國在亞太地區明爭暗鬥之際,俄羅斯「雙頭鷹」卻已啣著亞太區域合作的橄欖枝快速飛入亞太。
俄羅斯是今年亞太經合會(APEC)年會主辦國,9月將在濱太平洋的海參崴舉辦領袖高峰會。日前在莫斯科召開的APEC第一次資深官員會議,已正式揭開2012年APEC年會序幕。回顧1997年APEC溫哥華領袖高峰會認可俄羅斯加入APEC後,隔年因俄羅斯爆發盧布貶值金融危機,導致在參與APEC前幾年不得不低調,幾近「失聲」。直到2000年普丁(PUTIN)出任總統,銳意改革,俄羅斯才重新恢復大國形象,尤其普丁積極推動東方政策,更為俄羅斯提升在亞太地區的存在感。如今俄羅斯首度主辦APEC年會,相當程度突顯領土橫跨歐亞大陸的俄羅斯,其對外政策已開始從過去一直向歐洲傾斜逐步向亞洲取得平衡,這之間也似乎體現了俄羅斯國徽「雙頭鷹」,一頭望著西方,一頭望著東方所蘊含的「歐亞平衡」精神。
誠如俄羅斯總統梅德偉傑夫(MEDVEDEV)在一篇題為「APEC
2012:整合發展壯大,創新蓬勃發展」的文章指稱,俄羅斯屬於亞太地區不可或缺一部分,這對俄羅斯社會經濟發展(特別是西伯利亞和俄遠東地區)具有重要意涵。梅德偉傑夫還宣示,俄羅斯成功加入WTO後,將在與白俄羅斯、哈薩克建立的關稅同盟基礎上採取聯合行動,開始與APEC經濟體就簽署FTA展開談判,此舉將為APEC區域整合鋪起一條新形式的道路,並有助亞太市場進一步擴展到歐亞大陸。
目前俄羅斯已與紐西蘭就洽簽FTA談判進程簽署協議,這是俄羅斯與亞太國家洽簽的第一個FTA。俄羅斯外長拉夫洛夫(LAVROV)強調,俄-紐FTA將成為俄羅斯與亞太地區其他國家洽簽FTA的基礎。緊接著,俄羅斯還將與東協(ASEAN)啟動洽簽FTA談判。
依循著俄羅斯參與APEC的既定政策,今年俄羅斯以APEC主辦國優勢,把本身的經濟現代化和開發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利益,與APEC年度議題緊扣連結,包括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捷化、農糧安全、能源安全、科技創新、對抗天然災害等區域合作,同時還強力推動跨歐亞大陸物流(供應鏈)綜合體系,開放海參崴天空使之成為亞太銜接歐洲、北美重要航空樞紐,希望能為APEC經濟體提供連接亞洲與歐洲最短距離的「交通走廊(TRANSPORT
CORRIDORS)」,特別是積極推動俄羅斯-白俄斯-哈薩克三國關稅同盟與APEC、甚至東協進行更廣泛的區域整合,在在都有助進一步深化亞太區域整合,並使APEC發揮作為連結歐亞市場的戰略「紐帶」。
至此,不難理解俄羅斯「雙頭鷹」的快速飛入亞太,積極參與APEC且推動與APEC經濟體和東協洽簽FTA,顯然具有參與制定未來亞太區域整合路徑圖之戰略企圖。目前亞太區域整合路徑圖,存在著以東協為主體的「東協+N」模式和由美國主導的TPP較勁局面,俄羅斯的戰略企圖則在新闢一條擴大APEC整合的第三條道路。然而,面對亞太區域整合的新格局,台灣除計畫在未來10年內創造加入TPP的有利條件之際,是否應該「與時俱變」,必須還有其他新的因應對策思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