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05 刊登於 中國時報
隨著今年亞太經濟合作(APEC)的經濟領袖會議,即將於今年10月7日在印尼峇里島登場,國人高度關注我方領袖代表蕭萬長可能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蕭習會」,以及行政院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以領袖代表顧問身分首度參加APEC活動,能否實現與中共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進行「王張會」?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明年中國大陸將在北京懷柔雁棲湖島舉行APEC經濟領袖會議,有鑒於中方選擇此一會議場地具有強烈的歷史感,也因此,從峇里島到雁棲湖島,或許可視為推動APEC「馬習會」新契機?
中國大陸曾於2001年在上海舉辦過APEC經濟領袖會議,去年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俄羅斯海參崴APEC經濟領袖會議上宣布,將承辦2014年APEC經濟領袖會議,但並未提及會議地點,直到最近才選定北京懷柔雁棲湖島。按照APEC慣例,主辦國通常不會在同一城市重複舉辦經濟領袖會議,同時被選定的會議地點也都具有特殊意涵。譬如美國於1993年在西雅圖主辦APEC經濟領袖會議,但2011年第二次主辦APEC經濟領袖會議的地點就改在夏威夷,主要目的在宣示歐巴馬總統所宣稱「美國是太平洋國家」,以及「重返亞洲」的地緣戰略思維。
目前北京懷柔雁棲湖島已規畫完成「國際會都」會議中心,將作為2014年APEC經濟領袖會議,以及2016年20國集團(G20)領袖高峰會會址。該會議中心整體結構造型在體現「鴻雁展翅、漢唐飛揚」的格局,頗能襯托習近平念茲在茲的中華民族復興之「中國夢」。特別是會址所在的懷柔地區,「懷柔」一詞源於詩經裡的「懷柔百神」,取「德政惠民、融合共生」之意,相當程度能彰顯中國大陸主辦APEC經濟領袖會議的精神面貌。
正因為明年懷柔雁棲湖島將成為APEC經濟領袖會議的地點,屆時兩岸若能在此一「漢唐飛揚」、「融合共生」的國際會議場合進行「馬習會」,那將會是兩岸關係邁向共榮發展的新轉折點。特別是在APEC架構下的兩個經濟體中國(CHINA)和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的經濟領袖進行「馬習會」,完全符合兩岸「九二共識」和「一中各表」原則,也可達致APEC社群(COMMUNITY)所追求的「大家庭」理想。
但不容置疑的,明年要在APEC經濟領袖會議期間舉行「馬習會」,大陸內部意見仍存在分歧,兩岸還必須繼續創造條件,這也是蕭萬長、王郁琦出席峇里島APEC經濟領袖會議的重大責任之一。事實上,今年由沒有國民黨黨職的蕭萬長替換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代表馬總統出席峇里島APEC經濟領袖會議,若能順利舉行兩岸經濟領袖層級的「蕭習會」,以及王郁琦也能和張志軍舉行首次兩岸事務行政高官層級的「王張會」,即可跨越過去本質上屬於「國共兩黨對話」的舊形式,並進入兩岸「準政治接觸」的新形式,這對未來兩岸關係正常化、健康發展具有正面而長遠的意義。
展望明年北京懷柔雁棲湖島APEC經濟領袖會議,因活動場域係在中國大陸領土範圍內,大陸方面理應有智慧合理合情來處理「馬習會」問題。何況在APEC架構下,兩岸早已定位為「一個中國架構」下的中國和中華台北兩個經濟體,台灣以此名稱加入APEC是前總統李登輝拍板定案,甚至在陳水扁總統時代也是沿用此名稱積極參與APEC活動。所以兩岸在安排「馬習會」的名稱上,只要不跳脫「一個中國架構」,大陸方面又有何所懼?畢竟明年中國大陸舉辦APEC經濟領袖會議,有了「馬習會」,就好像增添兩隻翅膀,如此一來,鴻雁才能展翅,漢唐得以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