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7 刊登於 工商時報
曾經金光閃閃的金磚五國〈BRICS〉,因部分成員受到國際大環境不利影響,導致政經情勢波動不穩,特別是俄羅斯還遭到歐美國家經濟制裁,金磚五國遂被看衰,甚至認為「金磚已褪色」。然而,隨著金磚國家第七次領袖峰會於本月8-9日在俄羅斯烏法市登場,將背書啟動新開發銀行的營運準備工作,以及金磚國家外匯儲備基金〈或稱應急儲備安排〉儘快投入運轉,顯然這次金磚五國領袖峰會應是玩真的,也是玩「金」的。
去年7月在巴西福塔雷薩舉行的金磚國家第六次領袖峰會期間,各國財長曾簽署「成立新開發銀行的協議」,在經過五國立法機關批准後,將於本月7日在莫斯科舉行新開發銀行第一次理事會會議,任命董事會成員、行長和4位副行長,並商討未來5年發展戰略。目前態勢明朗,俄羅斯代表將擔任首任理事會主席,首任董事長來自巴西,首任行長來自印度,銀行總部則設在上海,並將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設立非洲區域中心。另外,新開發銀行的英文名稱為“New Development Bank”,之所以不強調BRICS,即在預留未來納入新成員的空間,但依規定新成員必須是聯合國的會員國。
成立新開發銀行標誌著金磚五國合作機制已由概念轉為實體,將為金磚五國和其他開發中國家的基礎建設投資和永續發展提供新的金融支持。首任行長卡瑪特〈曾任印度工商業貸款暨投資銀行行長〉即透露,新開發銀行的章程雖大都襲自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但營運理念則有很大不同,包括將更具有靈活性,貸款速度快,在融資時也會考慮貨幣多樣化。在原則上,新開發銀行將會在明年4月前建構好完整的營運項目基本架構。
至於金磚國家外匯儲備基金,金磚五國正積極進行批准加入的立法程序,若能趕在這次金磚國家領袖峰會之前完成,該基金將於一個月內成立。屆時各成員國即將根據本國貨幣的比價提出美元作為基金,而當某成員國家發生支付平衡困難或財政赤字超過預計界限值時,各國央行就可對她提供緊急財政援助。此舉既可對外匯市場波動形勢發展做出迅速反應,又可壓縮美元在金磚國家的使用空間,所以該基金和新開發銀行將可有效為金磚五國貨幣提供「雙保險」,並建構可靠的金融安全網。
據瞭解,新開發銀行總資本訂為1000億美元,初始資本500億美元,由金磚五國平等出資;而金磚國家外匯儲備基金的規模為1000億美元,但中國大陸出資410億美元,是最大金主,將可發揮相對大影響力。外界已形容,「這是一個迷你版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IMF〉」,將增強金磚五國在未來貨幣戰的強大抵抗力,甚至有助進一步推動國際金融合作多元發展,並在國際經濟治理體系取得更大話語權。
誰說金磚五國已經蒙塵,開始褪色了?在這次金磚五國領袖峰會過後,新開發銀行已上路,金磚國家外匯儲備基金也準備營運,金磚五國在日益激烈的貨幣戰爭中似已取得了防禦盾牌。儘管當前金磚五國整體經濟增速放緩,但從長遠發展角度看,金磚五國的金質猶在,仍然是引領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終將穿透陰霾而露出閃亮光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