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一帶一路”金融大戰略–兼談對台灣銀行業的機會與挑戰

2016/06/01 發表於 中國信託商銀專題報告

一、前言

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主要橫跨亞、歐、非、大洋洲等共65個國家和地區,被喻為全球最長的跨區域經濟走廊。由於推動陸、海兩條絲綢之路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貿投資、產能合作等重量級項目,為因應在資金融通和金融服務面的需求龐大,中國已制定一套為“一帶一路”保駕護航的金融大戰略。

目前國際多邊開發機構和各國金融業對“一帶一路”建設也都高度關注,並表達出濃厚的參與興趣。反觀近幾年國內金融業市場競爭激烈趨於飽和,主要的銀行業者莫不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打“亞洲盃“,而“一帶一路”建設所需金融支撐和國際金融合作,以及其所衍生的潛在金融機遇,或許也正是台灣銀行業走出去的「戰略新藍海」。

但台灣銀行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必須要有兩個“in”,一是 insight〈眼光〉,二是 input〈投入〉,才能攫取商機。但是感性看商機,更要理性論風險,特別是要注意報酬,所以必須要有兩個“r”,一是risk〈風險〉,二是reward〈報酬〉,同時深度掌握資訊,選擇本身優勢做好重點布局,才能趨吉避凶,創造贏面。

二、畫龍點睛“一帶一路”

有關“一帶一路”論述的資料相當多,因此必須深入淺出勾勒其面貌,並畫龍點睛,才能突顯其精要:

〈一〉 “一帶一路”建設出檯的主要背景

“一帶一路”建設出檯有其諸多背景,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因素:

 1、全球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還持續在顯現。
 2、世界經濟復甦正面臨著各種不確定性。
 3、中國已躋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
 4、中國外匯存底龐大、產能過剩、企業必須走出去。
 5、美國重返亞洲、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圍堵。
 6、中國推動重塑世紀經濟新格局的戰略企圖。

〈二〉“一帶一路”建設的五大內涵

“一帶一路”建設有五大內涵,可簡略用1到5來說明:

 1、一種合作概念:「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則。
 2、兩條發展軸線: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3、三個融資平台:絲路基金、亞投行、金磚銀行。
 4、四個堅持:開放合作、和諧包容、市場運作、互利共贏。
 5、五個互通:政策、設施、貿易、資金、民心的互通。

〈三〉“一帶一路”建設的「六廊」「六路」

“一帶一路”建設的具體項目包括六大經濟走廊,以及六路互聯互通:

 1、「六廊」:包括中俄蒙、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國-巴基斯坦、中國-緬甸-孟加拉-印度等六大經濟走廊等。
 2、「六路」:這是一個形象說法,包括鐵路、公路、空路〈機場〉、水陸〈海運〉、管路〈油氣輸送〉、信息路〈資訊網路〉等。

三、中國的金融大戰略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表面是以經貿、投資、文化等為主要內容,但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跨區域經貿合作和市場開發,推動文化交流,更需仰靠高效資金融通和金融服務。

而隨著經濟的金融化,中國在推動“一帶一路”戰略過程,既要把本國的資金、技術優勢輸出,也在擴大人民幣的使用範圍,同時鼓勵金融企業進行國際布局,並強化「大國金融」意識。

中國大陸公佈的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願景與行動方案,不論陸地絲綢之路經濟帶或海上絲綢之路,其沿線國家或地區的「五通」建設項目,所需投入資金缺口巨大,所以必須建立融資平台來支撐。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預估,未來8-10年單在亞洲地區的基礎設施投入資金需求就高達8兆美元,若無適宜的融資機制安排,“一帶一路”戰略藍圖終將淪為紙上談兵。這也提供了中國大陸的融資優勢。

〈一〉「一金兩行」保駕護航“一帶一路”

目前中國大陸為推進“一帶一路”戰略保駕護航,已主導成立「一金兩行」〈絲路基金、亞投行、金磚銀行〉。同時積極推動國內外金融機構、企業和社會資本〈民間資金〉投入具體項目,共同努力來實現目標。

〈二〉協調政策銀行和商業銀行配合

隨著中國人民銀行催生絲路基金、中國財政部推動成立亞投行和金磚銀行,中國大陸還協調國內外開發性政策銀行和商業銀行配合,探索和發展創新的金融業態,希望發揮金融帶動作用,有效支撐“一帶一路”建設。

〈三〉“一帶一路”建設的三層次融資平台

“一帶一路”的融資平台,概分為完全是國有的、由中國大陸主導的國際性機構、純粹的商業銀行等三個層次:

 1、第一層次:完全是國有的:絲路基金、中投公司、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2、第二層次:由中國主導的國際性機構:亞投行、金磚銀行。
 3、第三層次:純粹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

四、絲路基金

在中國的“一帶一路”金融大戰略裡,負責保駕護航的第一個角色就是絲路基金。2014年12月底絲路基金在北京註冊成立,規模400億美元,可視投資效果和需求再增資。首期資金100億美元,由中國外匯儲備出資65億美元,其他由中國進出口銀行、中投公司、國家開發銀行等出資。

以下,進一歩研析中央層次的絲路基金的定位和運作、退場機制設計,地方層次的絲路基金之發展,以及社會資本的參與等項目。

〈一〉基金定位:中長期開發投資基金

絲路基金本質上是純粹的中資法人機構,定位為中長期開發投資基金,類似主權財富基金,而非政策性和援助性機構,它將通過市場化運作,重點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互聯互通建設項目。

〈二〉基金運作:多重形式展開

絲路基金的運作具多重形式展開,但係以股權投資為主,還將通過創新投融資支持方式,綜合運用債權、貸款〈特別是銀行團貸款〉、基金、信保、本外幣等多種融資方式和多幣別組合,提供各項目有效的資金組合支持。

〈三〉追求中長期合理的投資回報

絲路基金強調將嚴格遵守投資所在國法律、國際標準、商業規則,投資於有效益項目,並追求中長期合理的投資回報。但也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治環境不穩定、制度不健全加強風險評估和防控。

〈四〉對接各國發展戰略優勢互補

絲路基金將對接各國發展戰略,如哈薩克的光明大道計劃、歐洲的容克計劃、俄羅斯的能源發展和遠東地區優先發展戰略、印尼的發展海洋戰略等,以實現優勢互補,並共同推進綠色環保和永續發展。

〈五〉已宣布三個「綠色」的投資項目

目前絲路基金已宣布三個「綠色」的投資項目:

 1、支持三峽集團配合巴基斯坦政府投資巴國水電項目。
 2、支持中國化工購併意大利倍耐力高端橡膠公司。
 3、收購俄羅斯亞馬爾油氣項目的部分股權。

〈六〉歡迎適合長期投資的機構參與

絲路基金是開放的平台,可根據地區、行業或項目類型設立子基金,並歡迎亞洲區域內外的PPP、私募基金、保險公司、社會保險基金等適合長期投資的機構參與。甚至還會與亞投行進行股權或債權投資之合作。

〈七〉設計有退場機制確保合理收益

絲路基金還設計有退場機制。對商業性較強項目,將通過上市並實現投資回報後退出。對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則在建成並營運後,轉讓給當地政府、或由企業主體回購,以及公開上市或股權轉讓等,並確保合理收益。

〈八〉具官方背景地方版絲路基金紛紛出籠

除中央主導的絲路基金,中國各地也出現一些具官方背景的地方版絲路基金,較著名的有廣東省絲路基金、福建省海上絲綢之路基金、江蘇省“一帶一陸”投資基金、廣西省「四合一」絲路基金,及陜西省絲路基金等。

其中,由廣西絲路產業基金、珠江-西江產業發展基金、廣西公共基礎設施PPP產業基金、廣西左右江幹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基金所共同組成的絲路基金,既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也顧及行政區內的城鎮化建設、土地開發等,深具「廣西特色」。

〈九〉社會資本設立“一帶一路”產業投資基金

在地方版絲路基金當中,有些由社會資本發起設立的涉及“一帶一路”題材之產業投資基金。被定位為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的福建省泉州市,就由民間組織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工商理事會,聯合銀行界發起成立中銀-泉州絲路基金。

〈十〉以基金形式運作將有助社會資本降低風險

社會資本在政府引導下成立產業投資基金,投入“一帶一路”的基礎建設、能源、優質產能等領域項目,這種以基金形式運作,把社會資本轉化為產業資本,將有助社會資本降低風險,更可藉由槓桿作用來敲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投入。

五、亞洲基礎設施建設銀行〈亞投行〉

在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金融大戰略裡,擔任第二個保駕護航任務的,就是亞投行。2016年1月亞投行在北京舉行開業儀式。該多邊開發銀行擁有57個創始會員國,法定股本1000億美元,旨在通過對基礎設施和其他生產性領域的投資,促進亞洲經濟永續發展,創造財富並改善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以下,進一步研析亞投行的定位、經營運作,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一〉定位為提供資金支持亞洲長期巨額基建融資缺口

亞投行將通過與現有多邊開發銀行開展合作,更好地為亞洲地區長期的巨額基礎設施建設融資缺口提供資金支持。特別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高度期許,將來亞投行將攜手新舊國際金融機構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二〉認繳股本使用美元或其他可兌換貨幣

根據亞投行協定,初始法定股本分為實繳股本與待繳股本,前者為200億美元,後者為800億美元。各成員國認繳股本可分5次繳清,發展極度落後的成員國最多可分10次繳清。每次繳款均應使用美元或其他可兌換貨幣。

〈三〉不把亞投行當作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平台

亞投行的貸款,已決定暫不使用美元以外的貨幣放貸。因為多數成員國很可能用美元認繳股本,所以貸款也以美元計價是相當合理的。此一貸款貨幣決定,已說明了中國將不會把亞投行當作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平台。

〈四〉、未來5年每年放貸額可達100~150億美元

亞投行的資本額1000億美元並非一次到位,必須分次籌集資本。2016年亞投行的資產規模或可達15億美元,若再計入槓桿,應可達100億美元。展望未來5年,其資產規模至少在40~50億美元,每年放貸額可達100~150億美元的水準,可緩解亞洲各國基礎建設所面臨的融資瓶頸。

現階段外部環境對亞投行是很好的發展機會。因為銀行利率持續保持低位,原料商品價格很便宜,亞投行金融支撐“一帶一路”的建設項目,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和失業率上升情勢之下,應可提升亞洲區域的經濟繁榮。

〈五〉非亞投行成員國也可提出基建融資要求

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大致分兩類,一是以中國為主的資金來源國,另一是資金需求國。在亞投行融資架構下,將為“一帶一路”建設調動可用資金,並推動儲蓄向實體投資轉化,上述兩類創始會員國都將受益。特別是,亞投行也允許非成員國基建投資項目貸款要求,但必需經過亞投行認可,且須提供按期約償還本金和利息之擔保。

〈六〉亞投行與亞銀和世銀展開合作

除在高效填補“一帶一路”建設的資金需求之外,亞投行更將提供新型的、成熟優質的金融服務,提高資本在亞洲的利用效率,並吸引全球資本流向亞洲。西方傳統金融業強國英國加入亞投行,即具有高度指標性意義。

最近亞投行積極與國際多邊開發銀行展開合作,第一個商業投資項目,就是與亞銀〈ADB〉聯合對“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巴基斯坦的高速公路建設項目進行融資。緊接著,也將與歐開銀對中亞兩項基礎設施項目合作融資。

除與亞銀和歐開銀合作,亞投行還與歐洲投資銀行針對能源和節能項目磋商合作。特別是亞投行與世銀的合作計畫,目前已經審議了10起融資案件,對象包括亞洲地區的交通基礎設施、水利和能源等領域的建設項目。

〈七〉李克強對亞投行工作提出三點希望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亞投行開業儀式上致詞,已對亞投行工作提出三點希望:

1、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同各成員國發展戰略對接支持開展基礎設施等建設,促進區域和次區域經濟合作。
2、積極推進國際產能合作:針對發展中成員國的工業化、城鎮化發展所需,提供低成本、技術水平高、節能環保的解決方案,以及裝備產品和融資支持。
3、創新合作模式:為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提供新的多樣化合作模式,實現發展效益最大化

〈八〉亞投行計劃在香港設立財資中心

亞投行替“一帶一路”建設保駕護航,以及順利與全球多邊開發銀行合作,已經吸引更多國家和地區爭取加入。香港在亞投行獲得席位並不是問題,可望在今年6月25日在北京召開的亞投行首次年會通過香港加入案,甚至亞投行還計劃在香港設立財資中心,將有助香港掌握絲路金融商機。

〈九〉台灣加入亞投行政經因素要同時考慮

反觀台灣,因亞投行行長金立群援引該行章程第3.3款,宣稱台灣必須通過中國財政部申請才能加入,引發台灣新政府和各界不滿,認為加入亞投行的經濟利益可能跟政治傷害不成比例,也是不值得的,理應同時考慮政經因素。

不過,亞投行協定對參與亞投行推動融資項目的貨物和服務採購是不採取國別限制的,因此台灣即使沒加入亞投行,應也有機會參與採購。

六、伊斯蘭金融

攤開世界地圖看,在“一帶一路”沿線上有17個伊斯蘭國家,人口超過10億,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步向前推動,中國將與伊斯蘭國家在經貿投資、金融和文化等領域有更多的交流接觸和合作互動。

由於伊斯蘭金融是一種必須遵照伊斯蘭教義的特殊金融體系,迥異於傳統的銀行金融業運作。“一帶一路”標榜「五通」之一的資金互通,自不能跳脫伊斯蘭金融體系,甚至必須正視其存在和重要性。

〈一〉伊斯蘭金融業務範圍涵蓋70個國家以上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銀等機構的估計,全球約有16億伊斯蘭信徒,當前超過300家伊斯蘭銀行在提供金融服務,業務範圍已涵蓋70個國家以上。一些老牌的國際銀行如花旗、渣打和匯豐等,早已設有伊斯蘭金融服務專櫃。

目前伊斯蘭金融已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一支新興力量。根據IMF和世銀的評估,伊斯蘭金融總資產超過2兆美元,在過去10年內增長9倍,因此預計到2020年可能會超過4兆美元,伊斯蘭金融的發展潛力巨大。

〈二〉伊斯蘭金融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另一種融資工具

目前規模龐大的伊斯蘭金融已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選擇作為基礎設施建設另一種融資工具。享有盛名的伊斯蘭開發銀行〈IDB〉正在研究通過伊斯蘭債券開展與亞投行合作,尋求使用伊斯蘭資金的可能性。

伊斯蘭金融被公認為是一種相對穩定、資本優質、健康的金融模式。“一帶一路”建設亟需龐大投融資資金,中國企業響應“一帶一路”戰略「走出去」的項目也需要資金,這之間已為引進伊斯蘭金融提供了絕佳契機。近幾年為了因應“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中國寧夏自治區已設置伊斯蘭金融試點。

〈三〉伊斯蘭金融有兩種不同軌道發展體系

檢視伊斯蘭金融體系,因伊斯蘭教並沒有獨立的法律在規範金融活動,某些國家如伊朗和巴基斯坦,其境內的伊斯蘭金融業務就被伊斯蘭教法所制約,必須完全符合伊斯蘭教義,可說已經完全「伊斯蘭化」了。

還有些國家如馬來西亞、印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則實行所謂「二元制」,亦即通過制定專門的法案來對伊斯蘭金融業務進行規範,進而讓伊斯蘭金融機構與傳統金融機構能適用不同法律而併存經營。

〈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積極發展伊斯蘭金融業務

近15年來隨著石油資本帶來的「油元」財富積累,以及伊斯蘭移民潮興起,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和地區如英國、盧森堡、新加坡、香港等,甚至不在沿線的日本,都積極發展伊斯蘭金融和開發符合伊斯蘭教義的金融產品。

其中,香港作為“一帶一路”資金互通的重要支撐節點,在當地投資的馬來西亞豐隆銀行即設有伊斯蘭金融業務窗口,並且也發行過伊斯蘭債券。在此一基礎上,香港已決定要進一步爭取扮演亞投行的融資中心,以及全力搭建伊斯蘭金融平台。

〈五〉伊斯蘭金融擁有獨特的屬性

伊斯蘭金融擁有與傳統金融不同的獨特的屬性,分別包括:

 1、禁止利息和不當報酬,禁止投機,投資相當保守。
 2、提倡「風險共擔、利潤共享」的實體投資模式,以及公平競爭等原則。
 3、重視有形〈實體〉資產,禁止投資於伊斯蘭教義所禁止的相關產業,特別是
 4、禁止投資酒類和博彩業5、重視合同的神聖性。

〈六〉伊斯蘭銀行的組織結構和營運模式與傳統銀行不同

與傳統銀行一樣,伊斯蘭銀行的最高權力機構為股東大會,在股東大會下設有董事會。但不同的是,伊斯蘭銀行還設有與董事會平行等級的「伊斯蘭〈沙里亞〉教法監管委員會」,作為伊斯蘭經濟法律顧問。「伊斯蘭教法監管委員會」通常由三位以上經通伊斯蘭教法和經濟學方面的專家駔成,監督銀行的經營活動是否符合伊斯蘭教法。

伊斯蘭銀行的營運模式,與傳統銀行也不一樣。傳統銀行的交易主要是資金,伊斯蘭銀行的交易必須是真實的資產和服務。傳統銀行與客戶的合同關係只有存貸關係,伊斯蘭銀行的合同關係則是根據交易性質來決定,可以是存貸關係、買賣關係、租賃關係和合夥關係。總之,伊斯蘭銀行更像是一個投資股份銀行,雖然有投資風險,但一般說來不會賠錢,甚至賺的錢不一定比傳統銀行少。

〈七〉伊斯蘭金融並非不能盈利和獲取投資報酬

伊斯蘭金融雖禁止利息,但並非不能盈利和獲取投資報酬。譬如眾所熟悉的伊斯蘭金融機構發行的伊斯蘭債券〈Sukuk〉,購買該債券的投資者並沒有所謂的利息收益,卻可用投資利得的形式獲取報酬。

Sukuk是阿拉伯文直譯,等同英文的certificate,指的是信託憑證或參與憑證。它本質上是一種租賃債券,名義上雖不支付利息,卻對投資者支付該債券基礎資產的受益權,這是一種「把利息租金化」的過程。

〈八〉伊斯蘭債券的利息支付方式很特殊

伊斯蘭債券係以產業買賣和租借的方式令投資者受惠。因為它是以「分享盈虧」形式作為存款、貸款、投資的回報,而非傳統銀行的預定的利息回報,以規避伊斯蘭教義中禁止的利息。

伊斯蘭金融採用以實際資產支持的伊斯蘭債券作為傳統金融體系的中的證券融資的替代模式。這種以有形資產作為基礎,強調對支持債券的實際資產的所有權,並不承諾對未來的回報和利潤分配等。

伊斯蘭債券依賴於其基礎資產,可在二級市場流通,投資者購買金融機構發行的伊斯蘭債券後,就對基礎資產擁有一定比例的所有權。基礎資產會被轉讓給第三方以產生持續的收益並回報給投資者。

〈九〉伊斯蘭債券也和其他伊斯蘭金融結構相接合

通常伊斯蘭債券Sukuk會和其他伊斯蘭金融結構如租賃、利潤攤分等相結合。最為常見的是租賃制伊斯蘭債券〈Sukuk al Ijarah 〉,係由伊斯蘭金融機構所設立的特殊目的實體或公司〈SPV〉來發行債券。

Sukuk al Ijarah的資產持有和利息支付方式很特殊,SPV從資產所有者購買資產,再把資產租給所有者,租期與債券期限同。所有者支付的租金就是SPV在債券項下支付給投資人的利潤,租賃到期後所有者應重新買回資產,並以債券本金為對價。

〈十〉伊斯蘭金融的幾種主要業務

伊斯蘭金融除了前述的Sukuk,較流行的還有以下幾種業務:

 1、買賣安排型〈Murabahah〉也稱成本加融資型,意即成本加利潤銷售模式。
 2、租賃安排型〈Ijarah〉意即採取租賃合約方式。
 3、利潤攤分安排型〈Mudarabah及Musharakah〉,前者為盈虧分擔,後者為參與股本。
 4、預購貨品型〈Salam〉。
 5、長期工程製造合約〈Istisna〉。

〈十〉Murabahah模式以加價制合同為基礎

目前Murabahah廣泛被用到貿易融資和股權收購領域。客戶可向伊斯蘭金融機構提出代購原材料、機械設備或耐用消費品,雙方並簽訂加價制合同。該金融機構也可委託客戶作為代理人去購買所需物品,即可避免物品不符、客戶拒收之風險。

最後客戶再按合同付款,物品的最終價格則包括金融機構支付給原銷售方的價格和本身應得利潤。但金融機構也會同意客戶因發生暫時性資金困難而延期付款。所以,伊斯蘭金融機構在實際上也發揮了貸款人作用。

〈十一〉舉例說明Murabahah成本加利潤的概念

Murabahah成本加利潤模式,與傳統銀行純粹的貸款收利息業務在目的上有很大差別。前者通過買賣行為創造經濟價值,後者則是錢與錢的交易,只為了產生利息,並不創造經濟價值。

舉例說明:某人到傳統銀行貸款100萬元購買進口汽車,在還款時需要支付額外利息。但這個人若到伊斯蘭銀行貸款買汽車,該銀行就會直接去購買汽車,然後加價賣給貸款者,並會坦白告知汽車的成本價多少,並同意客戶採取分期付款方式。

〈十二〉Ijarah是很流行的伊斯蘭金融工具

租賃安排型的Ijarah是很流行的伊斯蘭金融工具。伊斯蘭金融機構根據客戶所要租用某種資產如機械設備、船舶、飛機等,在約定期間內交給承租人使用,並收取固定金額的租賃費,頗類似傳統金融下的經營性租賃。

租期結束後,伊斯蘭金融機構也可將租賃物的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這種模式稱為 Ijarah wa-iktina,頗似傳統的融資性租賃。但不同的是,租賃物的保險、維修費用都由出租人承擔。有時也會設立一個SPV,代購客戶需資產,再出租給客戶。

〈十三〉過多的流動性希望投資“一帶一路”建設

從上述各種伊斯蘭金融產品和業務運作,即可知曉伊斯蘭金融體系何其特殊。尤其背後還存在著至高無上的伊斯蘭教法委員會,專門判斷各種金融產品是否符合伊斯蘭教教義,並對伊斯蘭金融產品擁有生殺大權。

近年來伊斯蘭金融機構面臨極大挑戰,其負債〈即存款〉的增長速度遠快於資產〈即貸款〉的增長速度,亦即銀行過多的流動性。從長遠看,這對銀行發展並非好事。也因此,伊斯蘭金融機構轉而與亞投行合作,希望被納入融資對象,進而希望投資“一帶一路”大型基礎設施建設。

七、台灣銀行業參與的機會與挑戰

麥肯錫全球總裁Dominic Barton曾公開指出:「“一帶一路”將讓全世界意識到龐大基礎建設發展的新需求,將帶動電力、交通運輸、商業服務等諸多行業發展,將是巨大的商機。」這段話也可適用到台灣銀行業。

在現階段兩岸關係詭譎之際,即使中國方面已多次表示,要協助台灣企業以「適當方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但迄未具體說明何謂「適當方式」,有興趣參與的台灣銀行業者仍需先補強insight,再伺機input。

〈一〉 參與“一帶一路”可兩岸合作或多邊合作

通常銀行業對外拓展市場應採取跟隨客戶的戰略。由於台商在亞歐市場已紮根很深,兩岸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市場也都有自己的產業和行銷網路,兩岸銀行業若能進行商業化合作,必能有效分擔風險,並獲取商業合理回報。

“一帶一路”項目大多與基礎建設相關,需要長期資金融通,更要有非常創新的方式以低成本籌資,因此利用債券市場,與國際多邊開發銀行合作,利用國際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就提供台灣銀行業進行跨國金融合作空間和機會。

〈二〉參與“一帶一路”最先要考慮分散風險

“一帶一路”項目數額大,期限長、回收慢,銀行業獨家難承擔,應與各類社會資金合作,採取「抱團」方式組建銀行團,開展貸款、分銷及二級市場轉讓交易,還可與保險公司產業投資金合作,甚至進行跨境信用保險合作。

近幾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減速,進入了新常態,大環境已為銀行團聯貸提供發展好機會。對台灣銀行業來說,將來若能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項目融資,分散風險應最先考慮,採取銀行團聯貸方式則相對具有安全保障。

〈三〉參與“一帶一路” 擴增人民幣資產的投資管道

目前中國方面正朝推廣離岸人民幣兌換、資金交易、債券發行與承銷等產品和服務,以滿足人民幣跨境營運和投融資需求。台灣擁有人民幣存款3000多億,可以藉由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擴增人民幣資產的投資管道。

台灣銀行業也可通過亞銀、大陸的中央和地方的絲路基金、銀行團,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貸款、債券和股權等不同類型資金,甚至還可以與大陸友好企業合作對外承包工程等方式,進一步活用台灣擁有的大量人民幣。

〈四〉可考慮跨境擔保和台港證券業合作搶商機

面對“一帶一路”建設大餅,已在大陸設分行的台灣銀行業者建議,可思考進行跨境擔保業務,以大陸擔保品質押、再融資給大陸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進行投資活動,因為台灣資金並沒進到大陸,風險最低,同時這也是在幫忙台灣總行拓展業務。

尤其隨著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和特別提款權〈SDR〉的實現,相當有助證券業在“一帶一路”市場的戰略實施。在香港設有分支機構的中資〈或兩岸合資〉證券商都可抓住機遇,在東南亞、中亞、東歐及歐陸市場布局。

〈五〉兩岸中信合作布局 “一帶一路”市場

中國大陸的中信銀行在應對“一帶一路”建設的金融互通,有相當積極的戰略布局。中信銀行將提供超過4000億人民幣融資支持,並設立“一帶一路”基金,以敲動社會資金進來,首期基金規模將達200億人民幣。

中國信託商銀正與中信銀行進行交互參股計劃,明年若成事,雙方即可選擇具優勢參與項目進行合作,攜手「走出去」爭取“一帶一路”區域內的基礎建設、軌道交通、城市綜合開發、購併重組、產業投資等項目商機。

〈六〉香港和日本推動伊斯蘭金融經驗更可供台灣學習

目前國內銀行界和相關金融研究單位都已在探討如何接軌伊斯蘭金融。台灣銀行業可與馬來西亞伊斯蘭銀行和在香港的馬資豐隆銀行交流合作,俾掌握伊斯蘭金融體系的相關法規與稅法,並培訓伊斯蘭金融人材,才能掌握“一帶一路”建設的市場機先。

另外,2008年日本銀行法實施細則修訂之後,日資銀行可以通過子公司涉足伊斯蘭金融業務。目前三菱東京UFJ銀行作為日資銀行首次通過發行伊斯蘭債券來籌集資金。此外,三井住友銀行在馬來西亞和英國兩個的分部展開面向企業的伊斯蘭金融服務。日本推動伊斯蘭金融業務的經驗更可供參照。

〈七〉兩條通往“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的途徑

中國方面已主導成立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將與現有絲路基金、亞投行、金磚銀行形成“一帶一路”金融支撐的四根支柱。台灣長期來主導亞洲銀行家協會〈ABA〉,似可尋求與亞洲金融合作協會戰略合作,協助台灣銀行業迂迴參與“一帶一路”。 最後必須一提的是,在金融科技發達的當今,互聯網企業相繼提供了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中國為更好促進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將於今年7月7日在上海召開「中國“一帶一路”互聯網金融戰略發展峰會」,台灣的銀行業理應瞄準,掌握新局。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