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清水一蓬煙,送祢菩薩到西天。——
大家都聽過,有這樣一句通俗話:「物薄情意重。」它的意思是,人際關係中迎來送往,只要送禮者誠意夠,儘管物件沒有甚麼價值,也能感動對方。
同樣的道理,我們信教敬神,尤其是拜拜,並不一定要大擺場面,殺豬宰羊、金紙堆積如山,才算夠誠意。事實上,只要我們心懷虔誠,就是僅僅奉上一支香、一杯清水,也能達成敬神禮佛的目的。
浙江東陽流傳這樣一個故事:呂蒙正是一位信仰篤厚的人,家境非常貧寒。有一次年終大拜拜,左鄰右舍都用肥雞肥鴨、豬頭羊肉答謝神明。只有他,囊空如洗,沒有能力備置那樣的牲禮。但是,他仍然不願放棄敬神禮佛的機會,於是,手拿一根被燒焦的柴片香火,又擺上一碗清水,由衷跪拜,口頭念念有詞:「蒙正苦如蓮,一碗清水一蓬烟,送祢菩薩到西天!」
正巧這時,一位路過此地的菩薩,聽到這一節誦詞,轉過身來,滿意地喝了一口清水才離去。
原來,這位菩薩在別人家裡吃了太多豬頭肉、雞鴨腿,正感覺嘴裡油膩膩的,非常不舒服;因此,清水正好解除了祂的難堪,滿足了祂的需求。
從此以後,這位菩薩就經常來照應他了。而呂蒙正也因神祐,逐漸發達起來。
上述只是個傳說,是否真有其人其事,尚不得而知。不過,它卻間接反映出一個道理,那就是:真誠簡約,神明感動。拜拜,只怕缺乏誠意,不怕沒有豐富的三牲九禮。這就是禪所說的「即心是佛」、「非心非佛」。敬神禮佛靈驗與否,存乎一心而已。所以,拜拜的人心內有佛,佛就存在;拜拜的人心內無佛,佛就渺茫無踪。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以下諸現象:有的人祭拜前,一定考慮全家大小喜歡吃甚麼,才買那種祭品來敬神。有的人為了討好神明,不惜告貸大肆鋪張,轟轟烈烈拜一番。甚至有人假借拜拜敬神之名,宴請親友大吃大喝,已達交際應酬之實。形形色色,無奇不有,令人不得不有所感概:這簡直在「拜嘴坑」(台語發音),非但徒然浪費個人錢財,對神明也是一種欺騙的行為。
拜拜敬神,貴在虔誠;實踐信仰,必須持守簡約的原則。神明所願意看到的,是我們擁有一顆清清白白的心,一片實實在在的意,絕不是一場浮誇諂媚的儀式。任何人如果企圖藉滿桌的供禮和焚燒無數的金紙,來求取神明庇陰和福祐,這種行徑的醜陋與人間貪汙賄絡無異,只有激發神明的震怒而已。所以,我們還是認為,拜拜敬神時,不要千辛萬苦動心機,一碗清水一蓬烟,仍然可以把你信仰的神明送到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