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工作上不斷去蕪存菁

人只是一隻蘆葦,自然中最脆弱的東西之一,但這是一隻有意識的蘆葦

—托爾斯泰

        人的軀體往往脆弱得不堪一擊。嚴寒酷暑,它難以適應;被刀子割傷,就血流如注;被車子撞擊,就骨折肉碎;被蛇噬咬,可能就中毒斃命。

        然而,脆弱的如蘆葦的人類卻經得起歷史的考驗,綿延衍生至今,不但盤踞了整個地球的各個角落,甚至發展科技,將觸角伸向太空和海底:製造各種器物,大量應用於日常生活,既節省人力又增加生活的舒適:闡揚醫學,探討生物的演化,控制生物界。凡此種種傑出的成就,均根植於「人類具有思想」這個基礎上,我們全部的尊嚴都包含在「思想」這兩個字裡。

        思想,並無一定的或絕對的準繩。富有階層認為,透過商業活動過程,大發利市,是正當的手段;貧窮階層認為,奸商以剝削起家,賺的是「沒天良」的錢。一些崇尚法治的人認為,安定最重要,故主張亂世用重典;信仰自由的人卻認為,民權最迫切,自由高於一切。由此可知,人的思想林林總總,各有差異,孰識孰非,有賴更深入的探討、思考與反省。

        思想是對應社會環境和生存條件而產生。所以,為顧及全體社會和個人之間的利害關係,使社會更和諧、個人生活更安適,我們堅信,如何在思想工作上不斷去蕪存菁,是每一個人不容忽視的要務。

        農夫為了期待豐收,改善生活,必須先辛勤耘草,將妨礙耕作的雜草一一連根清除。同樣的,在人類思想教育方面,我們亦應徹底剷除任何阻礙人們生活、健康、幸福的錯誤想法,把自私、貪婪、奢侈、盤剝、壓迫等敗行劣跡,視同農夫眼中的雜草,予以清除殆盡。此外,更須努力發揚有益世道人心的理念,傳播愛、正義、誠實等優良質素,人類的新社會道德才有大豐收的一天。

        在人類生活史,已經確切地證明,達爾文主義的物競天擇、自然淘汰等理論,只適合於動物界。人類的發展早已跨越了這個生存法則的基礎,而向更高的層次邁進。經由「休戚與共」集體意識的覺醒,人的成長普遍帶著整體的道德觀念;別人和我一樣是人,大家的命運彼此聯繫在一起,大家的喜怒哀樂是不分人我的,所以他人的痛苦和不幸,和我是息息相關的。

        一個脫離群體的人,彷如一支孤獨的蘆葦,在蕭蕭的秋風中無力的搖擺呻吟;一個與廣大群眾緊密結合的人,因為與別人共同營生,互相激盪,彼此學習,就能和大家匯聚成堅強的團體,宛如一叢相依相偎的蘆葦,在秋陽下迎風舞蹈,齊一的動作蔚為一股強大的聲勢。

        一個有尊嚴的人,豈願處於一支脆弱的蘆葦的地位?努力吧!試從自己在社會實際經驗中歸納出做人的方法,從各類知識資源中汲取縝密的道理,以建立一套有群體意識的思想體系吧!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