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許可以用瀝青覆滿全世界、但是總有幾株青草 能自隙嫭中萌芽滋長
—艾倫堡
一個熱愛命生命的人,必然可以突破外在環境的枷鎖羈絆,綻放出青春勝利的人生花朵。
類似這樣的體認,在我們現代作家的作品中經常出現。陽逵的小說「青春關不住」,即描寫一株壓在厚重的水泥塊下的玫瑰,竟能從小小的縫間抽出枝條,擎起一個拇指大的花苞。黃春明的小說「番茄長在屋頂上」,也同樣反映出在最惡劣的環境下,只要有熱愛生命的趨力,即可像番茄一樣,在缺乏泥土的屋頂上成長、茁壯、開花、結果。
瀝青非沃土、水泥塊並非平原、屋頂非良田,青草、玫瑰、番茄卻面對惡劣環境的壓迫,凝聚求生的熱情和毅力,勇於突破,終於克服了生存空間的侷限性,展現了莊嚴的生命光輝。可見,能夠歷經試煉、折騰,而不氣餒低頭的生物,更能顯出它的可貴和價值。
就人生而言,絕對難有反掌可得、揮之即來的勝利,即使有,也只是偶然、短暫的現象,並非絕對、長遠的成就。俗語說:「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處身如此複雜的現實社會,任何一個能從激烈競爭脫穎而出,從困境中跌倒又爬起來的人,都值得肯定和推崇。因為,他至少懷有一股視之不見、摸之不著,卻莫之能禦的堅韌的生命力量。
在號稱現代文明的社會中,真正熱愛生命的人已越來越不可多見。由於社會結構的轉變,人際關係的疏離感日漸嚴重,到處充斥著投機取巧、不務實際的人,他們不肯踏實務本,不願自髒臭、黑暗的爾詐我虞世界中,探頭出來汲取陽光和鮮活的空氣,當然它們就根本無心去展露生命之美。更等而下之的,是一些了無生趣、具有自殺傾向的人,他們或因男女私情不合而輕生,或因生意失敗而厭世,或因染有疾病而尋短;有人說,這是文明的代價,答案是真是假尚待明究。不過,這些人的求生意志太薄弱,則是不爭的事實。
在某一不知名的社會中,自殺是犯法的,是為群體所唾棄的。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上天的恩賜,也都是社會的資源和財富,個人沒有資格或權利予以傷害和剝奪;尊重生命,是對人類民族最好的交代;熱愛生命,是對上天最好的答謝。
唯願所有忽視生命真諦的人,能以青草、玫瑰、番茄為借鏡,克服生存的障礙,昂揚地擁抱光明和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