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2019年8月11日
1960年代中後期,中共與蘇聯因社會主義路線爭議而關係惡化,加上中共成功試爆氫彈,蘇聯在新疆增兵以因應潛在危機,一度提供了蘇聯打「台灣牌」,以及國民黨政府蔣家父子「聯蘇抗中」的有利時機。檢視其背景,主要是1968年春天,毛澤東激進推動的文化大革命烽火四起,蘇共領導人布里茲涅夫則正大搞「去史達林化」、積極走社會主義修正路線,並加緊利用中共內部「親蘇派」勢力,企圖迫使老毛辭去國家主席職位;同年8月間,蘇聯入侵捷克,鎮壓「布拉格之春」運動,老毛擔心蘇聯也會入侵中國,頓時中蘇雙方關係更趨緊張,蘇聯隱然成為中國最大敵人。當時國民黨政府看準此一形勢,認為是「反攻大陸」絕佳機遇,因而萌生「聯蘇抗中」的戰略企圖。
就在1968年10月底,疑似蘇聯國安部(KGB)駐英國工作人員維塔利‧葉夫根尼耶維奇,化名為「維克多‧路易斯」(Victor Louis),以《倫敦晚報》記者身份向當時台灣駐日本大使館申請來台訪問,事經蔣中正總統特准,指示蔣經國(時任國防部長)親自掌握狀況,並交由蔣家親信魏景蒙(時任新聞局長)以密件處理。路易斯來台後,蔣經國曾接見他,相關發展背後竟然涉及蘇聯向台灣提供軍事武器,協助國民黨政府反攻大陸、雙方合作在海外建立反毛的中共勢力等「密謀」。1969年3月,蘇聯與中共在黑龍江珍寶島發生武裝衝突事件,雙方於邊境短兵相接,情勢相當險峻。蘇聯方面轉而主動與台灣接觸,試圖尋求合作對抗中共。後來因中蘇外交談判順利,雙方關係轉趨緩和,路易斯作為莫斯科傳話人的角色淡出,蔣家父子「聯蘇抗中」的戰略企圖也淪為了夢幻一場。
1. 蘇聯特工路易斯來台推銷「聯蘇抗中」計畫
路易斯,1928年生於莫斯科,1949年莫斯科大學法律學程畢業,卻在史達林「大清洗」時代被捕入獄,罪名是:「從事黑市買賣」及「替西方刺探蘇聯情報」,後被放逐西伯利亞與哈薩克等地勞改。1956年獲釋,由於他精通英語,隨即被美國《時代週刊》和英國《倫敦晚報》駐莫斯科特派記者聘為隨身翻譯人員,最後因表現優異被升格為《倫敦晚報》駐蘇聯記者,工作時間長達20多年。

當時正值東西冷戰,路易斯似已被蘇聯KGB吸收,作為對西方的非正式溝通代理人,以及向西方傳達假情報的渠道,甚至還為蘇聯秘密警察服務,因此深為莫斯科的知識階層所不齒。路易斯這段不名譽的經歷,曾被俄羅斯媒體《獨立報》所披露。其中,具體的事例是,1968年他曾向西方世界散佈謠言,指稱異議分子反共作家索忍尼辛的著作《癌症病房》,係蘇聯KGB偽造的,目的旨在藉此打擊原作者的清譽。後來在台灣出版的索忍尼辛相關自述作品,也曾對此事有所著墨。
同在1968年,中蘇兩國的嚴重分歧甚囂塵上之際,路易斯曾公開向中共領導人發出喊話,還警告如果不主動修復雙邊關係,蘇聯很可能會使用核彈進行襲擊。迄該年10月,路易斯突然轉向台灣國民黨蔣家父子推銷「聯蘇抗中」計畫,這背後除了路易斯個人偏執的「反中」立場使然,也不排除有莫斯科當局的任務指派。據瞭解,後來一路到了1979年,路易斯更撰寫《即將衰亡的中華帝國》一書,書中大膽預測中共政權瀕臨滅亡,也充分揭明當時蘇聯政府的對中立場,以及相當程度投射了作者本人對中共政權的敵意。
另根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路易斯晚年曾因癌症動過大手術,後來回到英國休養,已於1992年夏天病逝,享年64歲。但非常巧合地,這一年正好兩岸結束緊張對峙,並經由舉行「九二會談」,成功開啟兩岸交流大門;相對之下,冷戰時期蘇聯尋求與台灣合作對抗中共的圖謀,也隨著路易斯的去世,而空留歷史記憶。

2.國民黨政府蔣家父子對路易斯來台有「特殊」期待
1968年10月中旬,路易斯向我國駐日本大使館提出訪問台灣的申請,時任駐日代表陳之邁遂向行政院新聞局長魏景蒙發了電報告知此事。由於當年國民黨政府在台灣厲行「反共抗俄」政策,蘇聯籍記者申請來台訪問茲事體大,魏景蒙立即呈報蔣經國,接著蔣經國又呈請蔣中正總統裁示,最後同意路易斯來台訪問。而在路易斯正式訪台之前,駐日本大使館還特地把蔣中正總統所寫的《蘇俄在中國》一書送給他。但路易斯認為該書對蘇聯的評價不公平,他甚至向駐日本大使館官員反應,不要一味地把蘇聯當作敵人,而應該與莫斯科方面進行接觸,在這方面他可以居間發揮重要作用。

根據負責安排路易斯在台行程的魏景蒙的日記透露,路易斯來台乃至後來雙方的聯繫,都以「王平」為代號。1968年10月 22日路易斯順利入境台北松山機場後,魏景蒙在自己的辦公室接見他。當時路易斯開門見山表示,此行主要目的在探尋蘇聯與台灣建立正常交往的可能性。他也澄清自己並非蘇聯政府派來的,但至少他可以扮演傳話的角色。路易斯還針對《蘇俄在中國》一書提及過去中方與蘇聯合作的慘痛經驗教訓,推卸說那些事情都是史達林所幹的,而現在的蘇聯早已今非昔比了,並建議雙方今後應該建立對話,以及在新聞、貿易和文化等領域開展廣泛的交流活動。
在台期間,路易斯曾南下參觀訪問,返回台北後,也與國民黨政府的情報局長葉翔之等人會面。其間,路易斯還通過魏景蒙轉交蔣經國的夫人蔣方良還在蘇聯的親人家書和照片,以取得蔣經國的信任。1968年10月29日,蔣經國接見了路易斯。在會談過程,小蔣提及當今中國大陸沒有人可以繼承毛澤東,毛垮台後唯一能夠統治中國的,就是國民黨了。路易斯也表示,據他所知,在中國有一個親莫斯科的共產黨勢力,如果國民黨返回中國大陸後能夠容忍他們,那麼蘇聯就會在國民黨反攻大陸時「保持中立」。此外,蔣經國和路易斯還討論了未來的聯絡問題。
對於路易斯訪台及與蔣經國會面一事,蔣中正總統始終給予高度關注。根據2009年出版的蔣中正日記資料,在蔣經國接見路易斯之前,蔣中正總統已先與蔣經國商談,希望明確要求蘇聯方面派高層特使來台談判對毛共的共同計畫,他又強調,「今後問題完全在實質與雙方行動及是否需要,並視彼方(蘇聯)行動如何,我則自總理(孫中山)以來對彼之宗旨始終如一。」事後,蔣中正總統聽取蔣經國報告與路易斯會談經過,並在日記歸納會談要點如下:一、肯定雙方日後將繼續接觸;二、交換情報對雙方都有好處;三、毛澤東垮台後,國民黨可和蘇俄(即蘇聯)合作;四、此次接觸後,會技巧地告訴美方(即美國)。除此之外,老蔣還在日記寫下:「研究台灣與蘇俄(即蘇聯)合作的可能性,專注俄共(即蘇共)與中共關係的研究,決定不再走當年國共合作的舊路。」
3. 路易斯訪台與美蘇企圖聯合對付中共有連動關係?
針對路易斯的秘密訪台,蔣經國後來在一次外交酒會上,故意輕鬆地告訴美國駐華大使館政治參贊丁大衛(後來升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說他剛和《倫敦晚報》記者路易斯見了面,還意有所指地補上一句:「路易斯的俄語非常流利喔!」丁大衛後來在他的回憶錄曾寫下此事,「我知道路易斯這個名字,他是惡名昭彰的蘇聯KGB特工,來台灣是有任務的」。另外,路易斯本人則在1969年3月20日,即中蘇邊界珍寶島事件爆發之際,在美國華盛頓的當地媒體發表《訪台觀察》一文,極力稱讚台灣各方面成就。中共當局則由《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指控路易斯的訪台政治任務,是蘇聯與美國共謀,試圖製造「兩個中國」(即一個在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一個在台灣的中華民國)。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在他的回憶錄《白宮歲月》一書裡也揭示,中蘇珍寶島事件發軔以後,兩國邊境短兵相接的次數驚人,1969年6月蘇聯可能開始增進與非共產主義國家的關係,甚至會探求與台灣接觸的機會。當時的蘇聯駐美大使杜布里寧就曾企圖自季辛吉的口中,來證實台灣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可能性。另有傳言,蘇聯也曾向美國提議和台北夾攻中共,將中國大陸一分為二。從季辛吉的回憶錄,不難發現在路易斯訪台、珍寶島事件、美蘇企圖聯合對付中共三者之間,似乎存在著明顯的連動關係。
有關路易斯的台灣之行主要目的,似可再參照魏景蒙日記的相關說法。魏景蒙說,路易斯希望與台灣方面商談以下問題,包括蘇聯與國民黨政府如何合作對付毛澤東政權,並提共軍事武器,以及摧毀中共的核武設備,同時在國民黨政府對中國大陸進行軍事反攻行動時,甚至蘇聯能保持中立等。至於路易斯與台灣的後續發展及其影響,上述日記也提及,路易斯後來仍經常與台灣的駐外單位聯繫,而在珍寶島事件延燒後,他也陸續提供蘇聯對台政策和動向等情報給國民黨政府。例如,路易斯曾提供來自西德的情報,指稱當時蘇聯政府內部有人主張與台灣接近,以及蘇共代表會議將會討論與台灣有關的五個問題,包括:
(一)毛澤東制度有崩潰及發生內戰的可能性,蘇聯即可能與台灣合作。
(二)台灣與蘇聯合作的基礎,可採用有條件或以密約方式來規定,雙方可協議在毛政權崩潰後,成立一個由國民黨與在中國大陸新組合而成的共產黨合作之聯合政府。
(三)新成立的中國國家制度,不一定要使用共產黨名稱,但須符合社會、經濟的進度條件,所以在相當期間內,可容許一個有兩黨共存的「人民民主國家制度」。
(四)國民黨、共產黨的聯合政府,僅屬於過渡性質。由於新的中國共產黨需要相當長時間,始能在社會、政治方面發展成為一個具有力量的親蘇黨派,所以蘇聯必須先與國民黨合作。
(五)美國的遠東政策,為莫斯科與台北接近的最大障礙。
4.蔣家父子的「聯蘇抗中」終究淪為夢幻泡影
對於路易斯上述的情報,是真是假,至今仍是迷霧一團。不過,1969年10月,當路易斯準備與魏景蒙在意大利再度會面前,蔣中正總統特別指示三項交涉方針:一、我國光復大陸後,其領土決不允許任何國家做為反蘇之基地:二、決不與任何國家訂立反蘇要約;三、與蘇聯鄰接之省經濟開發與蘇作平等互助之合作。再者,當時老蔣也已決定要與蘇聯復交,他曾在日記寫下:「先復交而後運輸武器,則匪(即中共)不能對我先發核彈,以其無理由亦無藉口也。」
然而,最後路易斯並沒有依約與魏景蒙會面,原因不詳。但若仔細觀察當時的中蘇關係變化,即不難理解路易斯突然爽約的理由。由於1969年9月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錫金利用赴越南開會之便,順道訪問北京,並與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的周恩來會談,之後中蘇劍拔弩張的關係也獲得緩解,此一形勢必然影響到莫斯科當局繼續尋求與台灣合作對抗中共的積極性。但路易斯與魏景蒙無法會面此事,卻引起老蔣的高度不滿和疑慮,認為蘇聯狡詐、變化多端。從此之後,路易斯與魏景蒙的接觸次數越來越少,而他所提供的情報更乏善可陳,缺乏實質內容和價值。
另外必須指出的是,在1970年4月時,蘇聯方面忽然通過我國駐墨西哥大使陳質平傳話,「以反對美國作為中(即中華民國)俄合作的唯一條件」,當然考慮到當時的台美關係,蔣中正總統是無法同意該條件的。為此,老蔣特地在日記細說他過去如何反對外國侵略,特別是蘇俄的侵略,並寫下一些提醒自己的話語:「今日俄國(即蘇聯)欲誘我以對匪(即中共)對美,切勿為其所動也。」
儘管如此,到了1971年,隨著聯合國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入聯」的態勢明朗化時,激起蔣中正總統再度打「蘇聯牌」的念頭,除了由時任外交部長的周書楷對《美聯社》公開宣稱:「在某種時機下,中華民國將與蘇聯來往!」同時老蔣也主動回過頭來,責成陳質平大使秘密再與蘇聯駐墨西哥代表聯繫,結果,對方的回應卻是:「蘇聯不會公然反對中共『入聯』。」並勸我國採取權宜的彈性策略,以保全席位,才能擔任未來遠東地區演變的重要角色。由於整個情勢已發展至此,蘇聯終究也沒有實質幫上國民黨政府的忙,蔣家父子的「聯蘇抗中」也淪為夢幻泡影了。
5.後記
綜觀上述,1968 當年,蘇聯的確想企圖利用中蘇邊界珍寶島事件、兩國關係惡化的情況,尋求與台灣合作對抗中共,路易斯密訪台灣和後續的聯繫,一度讓蔣家父子的「聯蘇抗中」美夢充滿著現實感。然而,過去蔣中正總統本人在中國大陸失敗的夢靨,卻始終讓他對蘇聯深懷戒心,並反對其要在中國大陸扶持親蘇共黨勢力,甚至不同意以「反對美國」作為中華民國與蘇聯復交的唯一條件,最後終於導致「聯蘇抗中」成為海市蜃樓。
事實上,在蔣家父子通過路易斯以及蘇聯駐墨西哥代表管道,尋求台蘇合作的發展過程,美國方面自始都在嚴密監控中,而且也積極推動台美合作對蘇聯進行情報戰工作。1969年底美國駐台陸軍技術團團長安諾德,曾向國民黨政府建議合作成立對蘇聯問題研究機構,並由美國提供所需一切經費和資料。1970年3月,台美雙方終於成立「匪(中共)俄(蘇聯)問題研究中心」,正式展開對中共、蘇共的情報收集。表面上名額編制只有22人,但外圍支援系統相當龐大,涵蓋情報局、調查局及政戰學校和外交單位等。該機構在1970年代曾發揮很大的「反共抗俄」情報戰作用,但在1980年代隨著美軍撤出台灣而中止存在。
撫今追昔,在冷戰時代,蘇聯尋求與台灣合作以對抗中共,台灣也想要聯合蘇聯以抗中,美國與台灣的情報合作則劍指中共和蘇聯;如今東亞格局丕變,中俄已是全面戰略合作夥伴,美國封殺中國發展和制裁俄羅斯,台灣則與美國深化關係全面嗆聲中國。有鑒於歷史的詭譎多變,台灣的角色是否一定要一面倒向美國?或許,最後歷史會告訴我們:先搞好兩岸關係,再與俄美維持均衡關係,才是台灣最有利的生存發展大路!

09-第九章 蔣家父子「聯蘇抗中」夢幻一場 有 “ 1 則迴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