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2019年10月30日

最近看到社區附近道教濟公壇執事人員忙進忙出,一問才知10月30日(農曆10月3日)是濟公得道紀念日,大家正準備慶典活動。剎那間,耳際開始縈繞多年前《濟公》電影主題曲的部分歌詞,同時也浮現對這位佛道「兩棲」神佛的相關記憶;
鞋兒破 帽兒破 身上袈裟破
你笑我 他笑我 一把扇兒破
天南地北到處遊
佛祖在我心裡坐
哪裡有不平哪有我
哪裡有不平哪有我
濟公是位很討喜、頗受尊崇的「庶民」神仙。祂的打扮奇特,穿戴破爛的僧衣帽,手持葫蘆和扇子等仙道執物,相當程度突顯「佛道一體」的形象。在民間信仰裡,濟公相傳是降龍羅漢轉世,應化人間,被尊為「活佛」。另外,濟公看破世態炎涼,為方便度世,經常故作瘋癲狀,又嗜好飲酒食肉,祂常說:「眾生已醉,我若未醉,如何醉裡度他?」濟公行走天下,始終站在苦難庶民這一邊,為弱勢打抱不平,扶危濟困,更痛恨巴結權貴,懲罰貪官汙吏,戲弄為富不仁者,因此,又被稱為「濟顛」。
在歷史上是否真有濟公其人,頗多爭議。但傳說較廣的,他是南宋紹興人,原名李修緣,從小在佛道雙修的赤城山攻讀,深受「台州式硬氣」的民風陶冶;父母雙亡後,他曾拜國清寺住持高僧瞎堂慧遠為門下,受具足戒,法號「道濟」,這點明了他「以道濟世」的出家初衷。後來,他投師杭州靈隱寺,不久又轉入淨慈寺,一生忠實奉行佛教大乘精神。由於濟公、道濟、濟顛、活佛的多元形象和博大濟世情懷,使祂獲得神佛史上難得一見長達48個字的尊號―「大慈大悲、大聖大仁、紫金羅漢、阿那尊者、神功廣濟先師、南屏正宗啟教弘化佛祖、龍華會上大圓通妙如來、三元贊化天尊」。

其實,濟公是什麼佛、甚麼尊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祂心中有眾生,時時為眾生著想。濟公一身破爛行天下,當黎民盼望救星、庶民需要扶持時,祂就儼然「活佛」般出現,其親和力廣受人民群眾喜愛和尊崇。儘管《道教諸神聖紀》並未把有佛教背景的濟公納入,但祂持葫蘆、搖扇子的仙道形象,強調「修心不修口」,也不戒酒肉,加上狂而疏、介而潔,以道濟世,所以台灣的民間信仰也大多視祂為佛道神仙。
值此濟公成道紀念日,各地濟公宫觀廟宇莫不熱烈舉行慶典活動,政治人物也紛紛趕場祝賀兼拉票。然而,信眾們敬拜濟公的神通、祈求保庇之際,卻鮮少契入濟公瘋癲扮相背後所隱含的深沉意義,亦即「隱聖顯劣」。這乃是對當時政治社會亂象、人民生存痛苦的一種反諷行為表達,以及方便度化眾生的一種策略。走筆至此,本文由衷期待濟公的信眾們〈尤其是政治參選人〉莫忘世上苦人多,更能踐行濟公好管人間不平、為苦難百姓發聲的「真」精神。
附記:中國大陸蘇州西園寺塑有一尊濟公像,身穿破衣、手持破扇,面部有三種表情,從左看「滿面春風」,從右看「愁眉苦臉」,從正面看「哭笑不得」,但現在世人看濟公大多只從偏執的一個角度看祂,卻忽略了濟公我行我素、笑罵由人的「真」性情,以及「諸顯異不可殫述」的禪宗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