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的「蘇俄情」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孫逸仙〉逝世,當時他的革命立場懷有很濃厚的「蘇俄情」,因此留下了一項遺言,希望自己死後,身體也能像他的好友列寧的遺體一樣,施加防腐劑永久保持下來…………

        過去半世紀很長一段時間,國民黨政府因大陸淪陷,退居台灣,遂把蘇俄視為宿敵,並採行「反共抗俄」政策,有關孫中山生前與蘇俄共產黨一段豐富的革命感情,也因政治的敏感而長期地被刻意掩蓋。後來隨著政治解嚴、國策的改變,以及蘇聯瓦解、俄羅斯主權獨立,台灣與俄羅斯的關係終於獲得解凍,孫中山的「蘇俄情」這段歷史才重新被注意。

        根據俄羅斯的中國史學家、國家科學院院士契赫賓斯基所撰寫的「中國革命家的遺囑」一書,我們發現孫中山在臨終前除留給國民黨同志一紙遺囑外,也留有一封「致蘇俄書」,希望將來有一天自由而獨立的中國人民和蘇俄人民攜手創造未來人類的光明前途。甚至孫中山還留下遺書,希望自己死後身體也能像他的好友列寧一樣,施加防腐劑永久保存下來。孫中山對蘇俄的期許和對列寧的革命感情,是何許的深厚!

        目前在俄羅斯介紹孫中山較著名的書,尚有1960年出版的「孫逸仙選集」、1985年出版的「孫逸仙選集補編」; 而契赫賓斯基這本「中國革命家的遺囑」,係1986年在莫斯科出版,當年是為了紀念孫中山120歲冥誕而作,在俄羅斯算是最新、也可能是最後一本有關孫中山的專書。因為蘇聯解體、新獨立國協出現,各成員國都極欲擺脫列寧主義的束縛,自不會再對列寧的中國好友孫中山有太多興趣了!目前俄羅斯各大書店充塞著「鄧小平」、「習近平」和「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一類的書,有關孫中山的論著則一直未見出現新版本。

契赫賓斯基所著「中國革命家的遺囑」一書

        對於孫中山的評價,契赫賓斯基是這樣寫的:「中國人民光榮的兒子,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組織興中會的創立者,奮不顧身與滿清專制政府、中國封建軍閥展開鬥爭,並深獲中國人民和先進世界社會的同情。他領導辛亥革命,當選中華民國首任總統,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對他的革命觀點有巨大的影響。列寧在1912年稱許他為革命民主人士、充滿高貴氣質和英雄氣概。」

        在「中國革命家的遺囑」一書裡,契赫賓斯基也寫出不少鮮為國人所知曉的事。孫中山臨終前那封「致蘇俄書」,是寄給當時俄共中央委員會的執行委員會,內容大約是說,他已要求國民黨更進一步與蘇俄共產黨合作,聯合起來促使中國從帝國主義束縛下的殖民地國家掙脫出來,並攜手為反帝國主義、爭取自由的奮鬥爭取勝利。他並且深信,俄共政府必能像過去一樣,幫助國民黨政府。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英年早逝,這項噩耗傳抵蘇俄,也帶給蘇俄人民很大震驚,隔了兩天,俄共《真理報》大篇幅刊載孫中山去逝的不幸消息,圖文併陳,這還是該報有史以來第一次處理有關中國人物的大手筆。契赫賓斯基更特別在「中國革命家的遺囑」一書中,把當時《真理報》報導孫中山去逝的原圖文刊印出來。〈參附圖〉

蘇聯《真理報》報導孫文逝世新聞

        今年距離孫逸仙逝世已94周年,而隨著台灣政治民主化,以及民進黨執政,這一代國民黨人的立場在本質上已與當年的國民黨大相逕庭,甚至許多人可能還不清楚孫中山與蘇俄之間曾存在深刻的革命情感。

        孫中山是中華民國國父,他晚年從事革命運動,採行「聯俄容共」政策,使中國的命運走向另一個時代。歷史學家對此一史實自有論斷。不過孫中山對蘇俄的國父列寧,素以「國友人師」尊之,與今日俄羅斯人民要學習「中國經驗」兩相對照,委實令人不勝唏噓!

孫文致列寧的輓聯

    最後附帶一提,今年1月21日是列寧逝世屆滿95週年,對於這位孫中山的好友,在台灣的國民黨幾乎避而不談,更遑論勇於面對當年孫中山曾主張中國革命必須效法蘇俄,以及爭取列寧協助中國革命運動之史實。本文特地安排在孫中山逝世紀念日之前推出,最大的意義在於把歷史真相還給台灣人民。

〈2019年3月9日修訂版〉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